8月10日,由《雕塑》杂志社、东阳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23全国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开幕式暨颁奖仪式在浙江东阳木雕小镇举办。我院2023届毕业生斩获金、银、铜五项大奖,是获得奖项最多的高校。
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院长陈克与获奖同学合影
此次展览共收到全国49所高校推荐的优秀毕业生作品579(组)件,初评入选108(组)件,最终评选出3项金奖、6项银奖、9项铜奖共18项大奖。我院入选的5件2023届毕业创作作品全部获奖,分别是:赵永霖作品《完整的一生》获金奖(范伟民设计奖);陈文娟作品《记忆塑造》、沈梦瑶作品《踏梦神舟》获银奖;张天祥作品《天工开物—白雨》、吴春乐作品《城市化妆师》获铜奖。
据悉,“全国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是由国家级重点专业学术期刊《雕塑》杂志发起,面向全国高校雕塑专业毕业生的公益性品牌展览活动。“2023(第十八届)全国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秉承“扶持优秀艺术人才,推动雕塑教育发展”的宗旨,遵循原创性、学术性、人文性与公共性的原则,积极挖掘、推介和表彰优秀艺术人才、优秀雕塑作品,带动更多社会力量关注和助力中国雕塑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
作者:赵永霖
指导老师:张弦
尺寸:60×60×1.3cm,5件
材质:树脂
人生的每个阶段,对于时间流逝的快慢感受都是不同的,运用时钟指针的快慢不同,和时钟内浮雕人物形象老中青少幼的形象变化,来表现不同阶段的年龄阶段,对时间流逝和时间快慢的感受。
作者:陈文娟
指导老师:程辰、卓莹
尺寸:360×360×240cm
材质:轻黏土、综合材料
当代社会高效的创新创造动能给人们带来快节奏的生活,导致社会呈现新旧更替的线性时间结构,过去与现在之间的连续性被切断,记忆的断裂成为当代社会的普遍性现象。作品《记忆塑造》以儿时生活为背景,根据记忆与自我臆想对人、事、物进行重新组合与塑造,搭建出一个链接独特记忆片段的世界,引发观者对当代语境下个体记忆与身份认同的思考。
作者:沈梦瑶
作品质材:青铜彩绘
作品尺寸:158×50×84cm
指导老师:杨学军
以自身的憧憬作为灵感源泉,“乘风破浪”、“飞云踏海”、“劈波前行”是作品的潜台词,“超越现实”、“向未来”是作品追求的意境。对现实生活的思考以及对理想世界的向往是作品的主要艺术理念。
作者:吴春乐
指导老师:吕学晶
尺寸:400×150×200cm
材质:木、金属铁
现代城市的繁荣光鲜,不只源于舒适房间里的规划设计,更是来自尘土飞扬中的步履艰辛。默默无闻的城市建设者们辛苦地建造、粉刷、清扫、维护……,他们用坚韧、刚毅铸就“城市筋骨”,用风雨人生书写城市华章。在他们粗粝的外表下涌动着质朴的心,因此我用粗放并强烈的表现方式,将刀劈斧砍的粗犷作为他们真实生活的注脚,他们用勤劳和智慧谱绘美好城市,同时也成为了“城市最美”。
作者:张添祥
指导老师:张健、刘佳婧、毛一山
尺寸:260×60×150cm
材质:综合材料
白雨,即暴雨,古时对大雨及雹的简称。作品提取中国传统建筑形态中的屋顶、屋檐及斗拱元素作为创作题材,造型上以拆分及重构的手法将传统屋顶构造进行分解,营造独特的空间秩序与视觉观感。动态方面,结合气动装置的介入实现瓦片与木材的持续运动,营造白雨之时,风声阵阵、暴雨如注的画面氛围。作品以人工之势拟自然之形,关注人类与自然,人力与自然力之间的相互关系,造一件不存于现实世间,自然与人工共同创作出的“海市蜃楼”。
图文:曹阳、张斯雅
排版:梁国浩
审核:陈宏践
审定:刘燕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