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教授,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省级一流专业“公共艺术”专业负责人,公共艺术工作室主任,高级环境艺术设计师。
1971年出生于河南省三门峡市,
1993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环艺专业,获艺术学学士学位。
2008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
2008年起任教于广州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现任公共艺术工作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是城乡公共艺术理论与设计研究。
主持及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市级、校级等科研项目10余项,出版专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作品被企事业单位采用30余项,个人及指导学生获得各类奖项40余项。
2005年 作品“东莞绿色世界景观改造设计”入选“设计中国城市之未来”中国国际景观设计作品展;
2019年 作品《“鱼水之情”黄龙村党建文化主题公园壁画创作》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展;
2020年 作品《这里没有风景》入选第十二届中韩雕塑交流展;
2020年 作品《自然的形态》入选南来北往-中国当代学院雕塑邀请展;
2021年 作品《岭南印象》入选第四届粤港澳大湾区高校美术与设计作品展暨第六届广东省高校设计作品学院奖双年展;
2020年 作品《岭南印象》立于佛山市顺德区碧江街道民乐公园;
2021年 作品《驶向未来》立于河南交通技师学院校园
2022年 作品《数动芳华》立于东莞理工大学校园
2004年 获得中国室内设计学会“1993-2004全国百名优秀室内建筑师”荣誉称号。
2005年 获得第四届中国优秀设计师年度推介“中国具有潜力设计师”荣誉称号。
2005年 作品“东莞绿色世界景观改造设计”荣获“设计中国城市之未来”中国国际景观设计作品大赛专业组铜奖。
2006年 作品“广州珠江新城景观雕塑设计”获得中国室内设计大奖赛三等奖。
2006年 作品 “广州花都云峰花园景观设计”获得中国室内设计大奖赛三等奖。
2007年 作品“广州科学城中心公园景观设计”获中国室内设计大奖赛优秀奖。
2013年 作品《常熟昆承湖国际花园(二期)园林景观设计》获得第三届国际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大赛年度优秀设计奖;
2018年 作品“欢乐时光”获中国巴中“巴山巴水巴人巴风”雕塑征集活动优秀设计奖。
2018年 作品“流光溢彩”获2018届第二届深圳“琵鹭杯”公共艺术精英赛评委奖
2019年 作品《“鱼水之情”黄龙村党建文化主题公园壁画创作》获得第十三届全国美展入选奖(排名第三);
2021年 作品《岭南印象》获得第四届粤港澳大湾区高校美术与设计作品展暨第六届广东省高校设计作品学院奖双年展一等奖;
2023年 作品《驶向未来》获得2023国际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大赛金奖;
2023年 作品《岭南印象》获得2023国际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大赛金奖;
2017年 教材《公共艺术设计》于2017年1月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2018年 编著《多重构建-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公共雕塑专业方向教研档案》于2018年5月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2015年 论文《公共艺术专业空间基础教学的教学探索与实践》发表于CSSCI扩展版期刊《装饰》2015年第1期;
2021年 论文《对经典的新认识-陈克的雕塑联想》发表于CSSCI扩展版期刊《美术观察》2021年第12期;
2022年 论文《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珠三角乡村公共艺术策略研究》发表于北大核心期刊《家具与室内装饰》2022年第5期;
2014年 论文《城市绿道空间的公共艺术介入初探》发表于北大核心期刊《美术学报》2014年第1期;
2018年 论文《基于城市文化建构的公共艺术规划内容与方法初探》发表于北大核心期刊《美术学报》2018年第5期;
2012年 论文《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更新与重构——以番禺大岭村为例》发表于核心期刊《华中建筑》2012年第7期;
2011年 论文《行进中的思考-雕塑系公共艺术专业方向毕业创作教学》发表于北大核心期刊《美术学报》2011年第5期(增刊);
2020年 论文《多维构建:广州美术学院公共艺术专业定位于教学体系构建》发表于省级期刊《公共艺术》2020年第1期;
2012年 论文《中国当代建筑的现代性思考》发表于《建筑与文化》2012年第3期;
2017年 作品《这里没有风景》发表于《中国雕塑年鉴(2017)》2017年3月;
2014年 作品:《常熟昆承湖国际花园(二期)园林景观设计》发表于《艾景奖-2013国际园林景观设计年鉴》2014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