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培养 多元发展
在当今多元化的艺术生态中,如何体现创新思维和精湛技艺的平衡,广州美术学院研究生教育的分类培养模式正逐渐展现出其独特的价值与意义。本次研究生中期筛选展览聚焦于这一主题,旨在呈现不同培养方向下研究生们的探索与成果。
近年来,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在研究生分类培养教学模式中,积极拓展创新,在课程设置方面,合理安排理论与实践课程,既注重技法的传授,又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探索;在项目引导方面,设立跨学科或具有挑战性的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团队作战,运用技艺的同时凝聚团队精神;在导师指导方面,形成导师组进行新老教师传帮带,帮助学生在雕塑技艺和创新思维两者间找到平衡;在学术交流方面,积极组织学术研讨活动,让学生分享不同的观点和创作方法,拓宽思维视野;在评价体系方面,建立全面的系统的评价机制,既重视技艺水平,也关注创新成果的体现;在艺术实践方面,提供丰富的实践平台,让学生在社会应用中不断磨练技艺,同时发挥创新能力。
学院在研究生培养上,一直以创新的意识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针对不同学位类型、不同研究方向的研究生进行差异化、专业化和特色化培养。目前在校研究生共41名,参加2024年中期展览研究生13人,其中学术型硕士研究生3人,专业型硕士研究生10人。通过对雕塑专业领域的深入研究与实践,研究生们在各自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他们以独特的视角和表现形式,按照各自的研究方向,诠释着对艺术的理解与追求,为我们带来一场视觉与思想的盛宴。在这里,我们将见证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的研究生们在分类培养模式下的成长与蜕变,感受他们为艺术发展注入的新活力,共同探索研究生艺术教育的未来之路。
《人间烟火藏湾区》
作者丨陈喜钊
导师丨杨学军
作品材质/类型丨玻璃钢着色
尺寸丨60cm×50cm×160cm
《如果云之后还是云》
作者丨黄诗韵
导师丨夏天
作品材质/类型丨综合材料
尺寸丨80cm×60cm×70cm
《时代·步履》
作者丨卢曼熙
导师丨陈克、陈宏践、韩小囡
作品材质/类型丨透明树脂
尺寸丨60cm×14cm×16cm
《巷道》
作者丨张灏
导师丨陈克、陈宏践、韩小囡
作品材质/类型丨玻璃钢
尺寸丨90cm×45cm×50cm
《秤联万物》
作者丨曾富强
导师丨张健
作品材质/类型丨综合材料
尺寸丨160cm×160cm×330cm
《时光印记》
作者丨陈梓航
导师丨张健
作品材质/类型丨综合材料
尺寸丨180cm×60cm×50cm
《太阳》
作者丨梁倚滔
导师丨陈克、陈宏践、韩小囡
作品材质/类型丨树脂
尺寸丨55cm×55cm×5cm
《空·力》
作者丨胡漠宇
导师丨陈克、陈宏践、韩小囡
作品材质/类型丨综合材料
尺寸丨37cm×80cm×45cm
《烬》
作者丨梁梓锵
导师丨夏天
作品材质/类型丨综合材料
尺寸丨60cm×60cm*3
《不系之舟》
作者丨田博义
导师丨张弦
作品材质/类型丨 铅
尺寸丨45cm×35cm×50cm
《戏风聚云》
作者丨钟惠琪
导师丨张健
作品材质/类型丨不锈钢
尺寸丨200cm×130cm×130cm
《野草集》
作者丨周小卜
导师丨夏天
作品材质/类型丨陶瓷、匣钵
尺寸丨180cm×150cm×80cm
《请上座》
作者丨李毅豪
导师丨陈晓阳
作品材质/类型丨综合材料
尺寸丨80cm×60cm×40cm
2022级 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 卢曼熙
时光荏苒,转眼间研究生学习阶段已过半。在研一期间,对个人研究方向“具象雕塑的文学性表达”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以创作带动研究,打开视野;研二收拢研究,以个人实践经验为依托,聚焦于文学叙事向图像叙事转换的造型问题和创作规律。感谢导师们的教导与帮助,接下来将再接再厉投入到研究创作中。
2022级 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 田博义
时光荏苒,回观求学片段,幸有良师益友为伴,埋首案前,苦读研究,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颇有收获。在这里,望学校春风万里山山绿,旭日一轮处处红,望老师行道之处,天香桂子落纷纷,望同学和朋友春风洋溢,硕果累累。
2022级 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 周小卜
非常感谢这两年来学校和导师的栽培以及同学们的帮助。中期筛选对我而言是一次很好的阶段性总结,让自己更清晰地梳理了一遍研究方向,也为未来的道路铺就了一条清晰的路径。通过这次展览发现不足并继续研究改正,进一步总结并完善知识体系,为毕业作品积累经验。逐光而行,行将致远。心怀希冀,一往无前。
2022级 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 黄诗韵
中期筛选是研究生阶段中重要的阶段性汇报,也是对以明确课题为前提的有目的性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的机会。借此机会回看所走过的路,感悟颇深。作为新时代的艺术青年,选择将传统非遗技艺引入雕塑创作,是从概念上的保育,选择了一条精神传承的道路,也是为传统手工艺探索更多发展的可能性。展望未来,这条道路充满了已知与未知,但我依旧会持续探索和前行。
2022级 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 陈喜钊
很荣幸参加研究生中期展。这次展览是对研究生阶段性学习的汇报与总结,也使我对自己的研究课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广州美术学院是一个优秀的大平台,在这里能够学习更多更丰富的知识,认识不同方向、不同专业的老师和同学,跨专业学习也更加便捷。我在尝试多个领域的创作后,在雕塑学科大湖泊中,找到兴趣所在的研究支流。今后我也会更坚定地以艺术视角关注当下、积极共情,坚持社会现实题材雕塑创作。
图文供稿: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
编辑:梁荣浩
协助:殷舒悦
初审:陈梓漫、毛欣雨
复审:张斯雅、席珺珺、蔡萍华
终审:刘燕平、李勇、侯旻翡、陈婧莎